第153章 谁才是棋手!(1 / 2)

日头恹恹地斜倚天边,恰似一盏蒙尘的灯笼,散着昏黄黯淡的光。

洛阳城外,十里军帐笼罩在薄雪之下。

青灰色的帐篷顶堆积着蓬松的白雪,远远望去,仿若寒江上铺开的一片银鳞。

十万旌旗垂挂着霜花,在凛冽的寒风中轻轻摇曳,旗杆上系着的红绸带,如凝血一般,为这肃杀的军营增添了几分森然。

中军大帐前,纛旗凝结着冰棱,圣教的旗帜在日光下泛着冷冽的幽光。

帐外亲兵的甲胄覆着白霜,他们呵出的白雾在金属表面迅速凝成细小冰晶。

烤火的铁锅里,杂粮与腊肉混合的香气,夹杂着松枝燃烧的烟熏味,在凝滞的空气中打着旋儿,久久不散。

辕门两侧,精美的太阳能灯与古朴的煤油灯交相悬挂。

几只麻雀扑棱着翅膀,撞落灯上的积雪,惊得守夜士兵下意识握紧腰间佩刀,警惕的目光在周围扫视。

校场上,新征的青壮们裹着破旧棉袄,不住跺脚驱寒,手中的防爆盾绑着红纸剪成的瑞兽,在寒风中微微颤动。

老兵们的呵斥声也没了往日的严厉,偶尔还混着不知谁轻轻哼唱的家乡小调,在清冷的夜空中飘荡。

帐篷里,昏黄的油灯摇曳,士兵们围坐在一起,借着微弱的光亮仔细修补破损的甲胄。

有人掏出珍藏许久的半块风干烤肉,掰碎了分给身旁的同伴,动作虽轻,却满是同袍情谊。

一名十七八岁的圣教士兵穿过人群,脚步匆匆地朝着杨奇伟所在的军帐赶去。

他面容清秀,眉眼间还带着未脱的稚气。

年轻人来到军帐前,向守护的亲兵出示证件,经过查验后,才被带入帐内。

营帐内。

杨奇伟与肖青相对而坐,案几上摆放着棋盘,局势正胶着,黑白棋子犬牙交错,双方势均力敌,一时难分胜负。

年轻士兵拱手抱拳,恭敬地向杨奇伟行礼,禀报道:“教主,暗鸦传来消息,第一批流民一个时辰后便会抵达圣教大营,预计今日流民总数可达两万。”

听闻此言,肖青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眼中满是怒意:“朝廷这些畜生,为了对付咱们,竟拿百姓当棋子!”

杨奇伟眼睑微垂,随手拿起一枚卒子,缓缓向前推进一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明廷做出这般行径,倒也不足为奇。”

朝廷强迫各地难民前来的事情,杨奇伟自是早已经知晓。

不仅知晓,他还知道眼下这些难民只是微不足道的开始,后面还有规模更大的难民潮。

具体有多大,目前还无法估量,但可能会达到三十万之巨!

按照常理,哪怕是朝廷有心,也不可能在短短时间收拢三十万难民,用以坑害圣教。

但!

这世上的问题,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福王的计划在得到孙传庭和洪承畴的认可后,随即通过洪承畴的命令传递到山西和陕西各地。

各地官员在拿到命令后,虽然有人抗拒,认为现在天寒地冻,若是强迫难民上路,只怕会有大量老弱死在路上。

哪怕朝廷能够给予部分援助,可朝廷用自家的百姓坑害乱党,这都叫什么事情啊。

到底谁是魔教,谁是正统?

可这部分官员终究只是少数。

大部分的官员得到命令,恨不得仰天大笑,高呼天助我也,双喜临门。

自古以来,流民都是各地官员最头疼,最厌烦的存在。

什么叫流民?

无产无业便是流民。

用更现代化的语言去描述,就是没有房子,没有工作,没有资产的人。

流民一无所有,可还要继续活下去。

那么!

问题来了。

流民怎么讨生活?

若是有赈灾倒也罢了,能苟活着,大部分的流民都不会乱来。

可若是没有,流民便只能自己讨生活。

偷盗,抢劫,实乃常态。

若是流民多了,更是会占山为王,聚众为匪。

这样一群祸乱的根源,哪个地方官会喜欢?

可怎么处理流民,又是极大的问题。

最新小说: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觉醒恋爱系统,我发动世界大战 一本万道书:六皇子他赢麻了! 逍遥紫衣侯 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 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 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 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