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姜维奉杨仪之命,率领十余名随从,开始挨家挨户登门“借粮”。
他手持朝廷文书,先来到陆府。
陆府门前早已聚集了仆役家丁,隐约列成阻拦之势。
姜维亮出腰间佩剑,大步上前朗声道:
“奉蜀汉丞相杨大人之命,特来向诸位借粮赈济江东灾民!还请转告陆家家主,姜某求见!”
不多时,陆玄踱步出来,身后簇拥着几名家丁。
他远远抱拳,皮笑肉不笑道:
“原来是姜将军光临寒舍,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姜维拱手还礼,直接切入正题:
“陆家主,在下受命所托,来向府上借粮。”
“建业大旱,饥民遍野,恳请贵府伸以援手,借出富余粮草,救济百姓于水火。”
“日后朝廷定当如数奉还,并论功行赏。”
陆玄闻言,嘴角笑意更浓,却并不接茬。
他缓步走到府门边,一指院内道:“姜将军,请看。”
姜维顺着他手指望去,只见偌大一个陆府院内,居然空空荡荡,未见半袋粮食堆放。
不仅如此,角落里还摆着几个翻倒的空粮囤,谷壳米糠散落一地,好似仓库一空的景象。
“将军您也看到了,”陆玄摊开双手,一脸无奈,“今年旱情严重,我陆家存粮也不多啊!唉,自保尚且不足,哪里还有余粮借给朝廷?”
姜维剑眉微皱,沉声道:
“陆家主,此言差矣。贵府府库充盈与否,在下心中自有计较。还请不要推三阻四,粮食多少,借些出来救命要紧!”
陆玄依旧笑吟吟的,语气却冷了下来:
“姜将军莫非不信?不瞒您说,陆家每年秋粮也就勉强够用,今年遭灾,我们早早就将多余之粮散给佃农赈济乡里了,现在真是所剩无几。”
他说得义正辞严,仿佛真是大善人济世一般。
姜维脸色一沉,厉声道:
“当真一粒都借不出?”
陆玄把脸一板:
“非是陆某不近人情,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姜将军,陆家也是受灾户啊!”
“若真有富余,陆某断不会吝啬!可惜……”
他长叹一声,负手道,“将军还是请回吧!”
姜维拳头捏得咯咯作响,但强压怒火,没有发作。
他深深看了陆玄一眼,从怀中取出一本册子,当着陆玄的面翻到一页,拔出随身毛笔唰唰几笔写下什么。
陆玄探头瞥去,只见册上记着各家各户的名字,此刻“陆家”二字下已被重重划了一道红线。
“哼,记下名字又如何?”
陆玄冷笑道:
“难不成日后还要跟我陆家秋后算账不成?将军这是何意啊?”
姜维不答,将笔墨一收,拱了拱手道:
“陆家主不必紧张,在下不过登记造册,以备他日归还借粮者人等。既然贵府无粮可借,那姜某告辞!”
言罢,他拂袖转身就走。
陆玄望着姜维一行背影,目中闪过阴鸷之色,冷哼一声:
“不识好歹的东西!”
接下来几日,姜维依次拜访了顾家、王家、徐家等江东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