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刻间,街道两旁看热闹的百姓也被这场景鼓动起来。
方才他们只是好奇围观,此刻渐渐地,有人开始小声议论:
“听他们这么说,杨丞相兴兵是不是错了?”
“江东原本无事,现在搞得民不聊生……”
也有人忧心忡忡:
“这杨仪杀伐决断,万一迁怒于这些读书人,可如何是好?”
跪地的儒生们见百姓被带动,神情愈发激昂。步骘捻须大呼:
“杨仪,若还有一丝仁心仁德,就该立即下令蜀军退出江东,将国土还与孙氏宗庙!”
王蕃亦高举双手,高声喊道:
“没错!还政于东吴,还百姓太平!”
“否则我等今日本着浩然正气,宁死跪于此地,也绝不让你这乱臣贼子踏入城中半步!”
一时间,百余书生齐齐叩首,以头抢地,口中呼喊:
“祸乱江东者杨仪也!请杨丞相垂怜生灵,速速退兵——”
声音此起彼伏。
面对眼前铺天盖地的斥责声浪,姜维等蜀将皆变了脸色。
许多亲兵气得握紧了刀柄:
“这些酸儒满口胡言乱语,竟这般诋毁丞相!”
“要不要上前驱散?”
姜维眉头紧锁,他是武将脾性,本想立刻呵斥驱逐这帮书生。
可转念一想,眼下建业初定,百姓对蜀军态度未明,若贸然用武力镇压读书人,恐适得其反。
毕竟这些儒生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真动起刀枪,只怕招致民心反感。
姜维侧目望向杨仪,低声道:
“丞相,这些儒生有备而来,看来是存心给您难堪。我等……”
他话音未落,却见杨仪神色淡定自若,端坐马上冷眼观瞧,并无动怒之色。杨仪唇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讥讽的笑意,低语道:
“一群跳梁小丑罢了。”
杨仪并未下令停步,依旧策马前行。护卫们缓缓推开人群,在儒生队伍前停下。
地上跪着的儒生见杨仪的坐骑已然近在咫尺,纷纷抬头,与杨仪四目相对。
只见杨仪身披玄甲,端坐马背之上,目光沉冷如冰,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令人心惊。
他缓缓扫视众儒生,一言不发。这气势逼人之姿,反倒令原本高呼不断的儒生声音低了下去。
片刻沉寂后,严畯硬着头皮再次开口:
“杨……杨仪,你今日若一意孤行踏进建业,就莫怪我们束修之士舍身相谏!”
说罢他朝身旁人使个眼色。
顿时,有儒生从后方抬出一幅巨大的画卷,当众展开,只见上面绘着的正是万世师表孔圣人的画像!
“杨仪!”
贺邵高声喝道。
“圣人孔子在上,你仍不知悔改吗?”
“还不速速下马,对孔圣人行跪拜之礼,反省你的滔天罪行!”
随着他发难,百余儒生同时转身朝着孔子画像恭恭敬敬叩拜,高呼:
“请丞相向圣人像跪下!伏求圣人显灵,令杨仪悬崖勒马、回头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