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闻讯,缓步登上寨墙,远远望着那自称孙峻的吴使,朗声道:
“孙权可终于想起议和了吗?!”
那孙峻拱手陪笑:
“姜大都督雄师在此,吴主诚心愿罢兵言和。我家陛下有言,只要蜀军退兵,东吴愿称臣纳贡,永修盟好!”
他语带诚恳,态度放得极低。
姜维哈哈一笑,声若洪钟:
“议和?你家吴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前些时日派使诈降,引我军休战,转头又袭我荆州边境。”
“这等背信弃义之徒,也配谈和?!”
孙峻连忙辩解:
“那是误会!误会啊!实因此前蜀中内乱,我主误信谗言,以为丞相杨仪已死,方才贸然出兵……现今真相大白,吴主幡然悔悟,这才亲遣我等前来请和。”
姜维闻言,更加不屑:
“哼!你等朝三暮四,焉有诚意?我奉丞相将令,此番不取孙权项上人头,绝不收兵!”
孙峻见对方油盐不进,仍不死心,高声喊道:
“大都督,贵军连年征战,士卒疲惫,我主愿献上金帛百万石,战马千匹,只求停战退兵!”
话未说完,姜维已双目一瞪,厉喝如雷:
“住口!你等虚言诱降,本都督岂会上当!”
“他杀气陡起,拔剑直指,“来人,把这班吴狗给我拿下。”
早有埋伏在侧的数十名铁甲军士如猛虎般扑出,将措手不及的东吴使团团团围住。
孙峻面如土色,连连后退:
“姜……姜将军且慢!吾主是真心。”
姜维冷笑:“真心?晚了!”
他手起剑落,只见一道寒芒闪过,孙峻人头冲天飞起!
顷刻之间,蜀军兵士如狼入羊群,将剩余十余名吴国使者乱刀砍翻,惨叫声顿作一团。
转眼间,血染沙场,东吴使团十余人尽被屠戮。
唯独一名最年轻的小使者被姜维故意留了性命。
那小使满身鲜血瘫坐在地,望着同伴无头的尸身,吓得魂飞魄散。
姜维命人将此人拖到面前,沉声道:
“回去告诉孙权,此前东吴求和却屡屡反复无常,如今再无可信之言!”
“蜀汉大军即日抵达建业城下,叫他洗干净脖子,等着问斩!”
那小使连连磕头,哭号着被士兵推出营去,一路狂奔回建业报讯。
且说建业城中,孙权正焦躁不安地等待着使者回音。
当他得知姜维大军再次逼近,心急如焚,连夜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一众文武面面相觑,无计可施。
前几日蜀都内乱的消息传来时,孙权曾大喜过望,打算乘机反攻收复失地。
但未及行动,蜀国朝变已平,姜维又倾全力东进。
短短时日内,东吴几乎半壁江山沦陷,如今敌军逼近首都,情势危急万分。
孙权疲惫地坐在龙椅上,喃喃道:
“难道天要亡我东吴?”
正说着,一名近侍匆匆呈上一封秘信:
“陛下,这是魏国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书信!”
孙权精神一震,急忙拆阅。只见信中言辞恳切,乃魏帝曹叡亲笔所书,大意劝孙权立弃建业,向北转移以保留元气: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更暗示魏国愿接应东吴王室入境,以待日后东山再起。
孙权看完此信,脸色阴晴不定,握紧了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