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朗声笑道:
“好!众爱卿平身,还有!”
他话音一转:
“本将军麾下在各地设有钱庄,如今经营颇为获利。”
“我决定将其中一部分股份赏给各位卿家,让大家每年都有分红可领!”
此言一出,全场轰然。
钱庄乃是杨仪先前创办的新式钱业,据说利润丰厚,却从未对外分润,如今将股份赐予众属下,可谓恩宠至极。
文武众人无不惊喜若狂,连连叩首:
“多谢杨大人厚恩!”
杨仪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脸上笑意更深。
他清楚,如今用重赏收买人心,才能为接下来的大计打下基础。
酒宴一直持续到深夜,一众臣属尽欢而散。
蜀都之内,看似风平浪静,然而无论百官还是寻常百姓,都明白朝堂已经历翻天覆地的巨变。
少主刘禅成了傀儡,杨仪开始摄政。
这短短两日间的剧变,几乎无人敢相信,却又真真切切地发生了。
与此同时,远在东吴的动向也牵动着蜀汉高层的心。
江陵城东门外,一行护送着箱笼车辆的队伍正黯然调头,朝东边缓缓行去。
这一行数十人,正是东吴孙权派来的求和使团。为首的中年使者眉宇紧锁,心中满是茫然与不安。
原来,两日前孙权听闻蜀汉节节胜利、杨仪势不可挡,心生忌惮,为保东吴偏安,特命他率团前来蜀汉前线求和,愿以金银财宝、美玉珍玩和十几名美人换取停战。
然而使团千里迢迢赶到江陵,却扑了个空,杨仪早已率军回师成都。无人接洽之下,使团只好暂留江陵驿馆观望。
今日一早,使者忽然接到孙权从建业传来的急讯。
“立刻撤回!”
于是他急忙收拾细软,启程东归。
临行前,蜀军驻江陵地守将好心告知他们内幕:
“咱们杨大人是被自家皇帝疑忌,召回去清君侧啦。你们东吴想趁此议和,怕是来错了时候!”
听到这番话,使者愈发心惊不安。
他快马加鞭,星夜兼程,于两日后回到建业,将情报尽数禀报孙权。
建业宫中,孙权正在朝堂上大发雷霆:
“好个刘禅,好个杨仪!哼,蜀汉自己乱成一锅粥,朕还跟他们求什么和?真是岂有此理!”
底下文武群臣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
片刻后,孙权气消了一些,厉声道:
“传我将令,即刻召回使团,将礼物全部带回!”
“告诉蜀——不,蜀汉那边如今连皇帝都自身难保,我东吴不屑与之谈和!”
东吴众臣听闻,纷纷面露喜色。丞相顾雍出班拱手道:
“陛下英明。蜀汉内乱,此正天赐良机,宜立即兴兵攻蜀,夺回荆州失地!”
右将军陆逊亦沉声道:
“臣请缨率军,与蜀贼决一死战,以报当年之仇!”
孙权狞笑着点头:
“好!传令下去,即刻起大举征兵,整顿水师与陆军!朕要一雪前耻,夺回荆州、公安、江陵!”
“不光如此——”
他霍然起身,拍案道。
“还要让那刘禅小儿也尝尝失城丧地的滋味!”
“誓灭蜀贼!还我山河!”
东吴群臣齐声高呼,整个大殿内杀气腾腾。
孙权昂首阔步走下御座,举起拳头振臂喝道:
“传吾号令,三月后,兴兵北伐蜀汉!”
一时间,东吴境内战云密布。
江面上战船云集,旌旗猎猎;陆上营寨中将士枕戈待旦,战鼓日夜不停。
吴军上下同仇敌忾,誓要趁此良机一雪前耻,向蜀汉发起雷霆万钧的反击!
而在蜀汉这边,诸葛亮也得到了成都传来的消息。
起初他闻听杨仪率军回师,以为刘禅和杨仪势必撕破脸,不禁忧心如焚。
直到确认杨仪并未加害少主刘禅,只是诛杀了蒋琬,重新将董允、费祎下狱,且将朝中所有异己尽数排除,并未伤及刘禅性命时,诸葛亮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丞相,如今杨仪将少主软禁于后宫,这未免也太僭越了!”
帐中,参军马谡愤愤不平地说道。
“虽说蒋琬等人该杀,可杨仪如此毫无顾忌地架空少主,岂不是以下犯上?”
诸葛亮缓缓摇头,轻摇羽扇笑道:
“幼主昏庸,刚愎自用,若让他握有实权,迟早坏了我蜀汉的基业!自古以来,社稷之事能者居之。”
“杨仪除奸扶主,又无不臣之心,这是对社稷负责、对陛下忠诚。你以为如何?”
马谡闻言语塞,一时答不上话来。诸葛亮目光深邃,喃喃道:
“杨仪不愧是我一手提拔之人,没有让我失望。”
稍顿,他站起身来,负手望向西南方,眸子里精光闪烁:
“接下来,就看杨仪如何应对内外局势了……无论如何,我都要助他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