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魏宫。
大殿之上,魏帝曹叡阴沉着脸,心中郁愤难平。
自从数日前不得不下令撤回南下救援东吴的十万大军以来,他便时常坐立不安。
朝中群臣同样愁眉不展!
谁能想到,杨仪以区区八万天水蜀军东出作为要挟,竟生生逼退了曹魏虎狼之师!
“朕真是失算!”
曹叡咬牙切齿,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杨仪小儿,用了区区八万蜀军,就敢要挟我曹魏不得出兵驰援东吴!”
想到自己堂堂魏国天子被迫退兵,他眼中闪过一抹羞怒。
司马懿躬身立于殿侧,陪着小心劝道:
“陛下息怒。杨仪此计虽毒,却也正说明他已是孤注一掷……”
“臣这里有一份最新的密报!”
“听闻蜀主刘禅震怒异常,已下旨要他班师回朝。杨仪抗诏不从,蜀汉朝堂如今乱作一团!”
曹叡闻言一怔,原本忿郁的神色顿时为之一变,“此话当真?”
司马懿微微一笑:
“千真万确。间军司刚刚递来密报,刘禅连下急诏召杨仪回蜀都,满朝文武为此争吵不休。”
“刘禅对杨仪起了疑心,蜀汉内讧已现端倪。”
曹叡闻讯大喜,猛地一拍御案,仰天笑道。
“天助我也!杨仪与刘禅狗咬狗,正好便宜我大魏!”
殿中魏臣本个个满腹郁结,此刻也纷纷露出笑意。
君臣对视一眼,均觉得蜀汉即将大乱,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曹叡眼珠一转,冷笑道:
“既然如此,朕何不再火上浇油,叫蜀汉更乱些?”
“陛下英明。”司马懿躬身道,眼中精光闪烁。
“臣以为,当下可分两步行事。其一,以朝廷名义对外宣称我魏国支持杨仪。”
“就说杨仪乃经世奇才,刘禅身为君主,理应爱惜体谅如此贤士,莫要寒了人心。”
“放出这等话来?”曹叡眉梢一扬,立刻明白了司马懿的用意,嘴角露出一丝阴笑,“刘禅那昏聩之辈定然更加疑忌杨仪!”
“正是。第二嘛……”
司马懿压低声音,道:“派人暗中在蜀地民间散播谣言,称杨仪早与我朝有染,收受魏国重利。
甚至传言他同魏国许多高官私下交好,有勾结卖国之嫌。
如此一来,上有刘禅猜忌,下有蜀臣将领怀疑杨仪通魏,杨仪必将众叛亲离!”
曹叡越听眼睛越亮,不禁拍案叫绝,“仲达,此计就交由你全权办理,务必尽快落实!”
“诺!”司马懿爽朗答应,心中亦暗自得意。
如今不费一兵一卒,便可离间蜀国内部,削去杨仪羽翼,他又何乐不为?
江陵城下,楚暮沉沉。
蜀军大营的火把在夜风中摇曳,城头东吴守军远远望去,但见营中旌旗密布,却寂静无声,显然是在静候时机。
江陵城已被围困多日,然城中守将朱然并不慌乱。
自得魏帝许诺,一旦江陵有失,魏军即刻南下援吴,他便对坚守城池信心十足。
眼下虽孤城被围,但朱然深知杨仪强攻两日未克,只能困而不攻。
只消再熬些时日,蜀军粮草耗尽,自会退兵;就算杨仪舍命强攻,魏军援兵也将随时赶至,那时腹背夹击,杨仪插翅难飞!
城楼之上,朱然眺望营外,不屑冷笑:
“一群乌合之众,也妄想攻破我江陵?”
他身旁副将谄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