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1 / 1)

烟火旧时光

20世纪90年代,对于生活在棉纺厂家属院的林晓来说,那是一段既充满希望,又裹挟着迷茫的岁月。家属院里的筒子楼,承载着人们的生活与梦想。楼里弥漫着煤球燃烧的气息,以及邻里间相互问候的嘈杂声。

林晓刚满十六岁,就读于附近的高中。她身形清瘦,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眼睛明亮而透着一股倔强。父母都是棉纺厂的工人,每日早出晚归,一家人靠着微薄的工资维持生活。尽管日子并不富裕,但筒子楼里的生活充满了烟火气。

每天清晨,林晓在楼道里的公共厨房帮母亲生火做饭。蜂窝煤在炉子里燃烧,冒出呛人的烟雾,林晓一边咳嗽,一边扇着扇子。这时,邻居张婶总会探出头来:“晓啊,让婶子帮你,你这孩子,别呛坏了。”林晓笑着婉拒,她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并且暗自希望能为父母分担更多。

学校里,林晓是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尤其热爱文学。她的语文老师察觉到她的天赋,鼓励她参加作文比赛。这让林晓看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然而,参加比赛需要购买辅导资料,这对林家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林晓回到家,犹豫再三,还是向父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父亲坐在破旧的沙发上,沉默许久,从口袋里摸出皱巴巴的香烟,点燃后深吸一口:“晓啊,家里确实拿不出多余的钱,但只要你有出息,咱们砸锅卖铁也支持你。”母亲则在一旁默默流泪,她心疼女儿,却又无能为力。

为了凑够买资料的钱,林晓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捡废品。她穿梭在大街小巷,翻找着废弃的瓶子和纸箱。有一次,她在垃圾站附近被几个混混拦住,为首的黄毛嘲笑她:“哟,这不是林家的闺女吗?怎么沦落到捡垃圾了?”林晓紧咬嘴唇,不卑不亢地回应:“我靠自己的劳动赚钱,总比你们游手好闲强。”黄毛恼羞成怒,正要动手,这时路过的李大爷大喝一声,吓跑了混混。

在李大爷的帮助下,林晓将废品卖了个好价钱,终于买到了辅导资料。经过不懈努力,她在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当她站在领奖台上,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林晓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然而,命运并未就此眷顾林家。棉纺厂因经营不善,面临倒闭。林晓的父母双双下岗,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他们身上。为了维持生计,父亲决定去工地打工,母亲则摆起了小吃摊。

每天傍晚,母亲推着小吃摊来到夜市。她做的凉皮和肉夹馍味道鲜美,吸引了不少顾客。但夜市鱼龙混杂,时常有地痞流氓来捣乱。有一天,几个混混来到小吃摊前,故意找茬,打翻了桌椅。母亲吓得瑟瑟发抖,这时林晓挺身而出,与混混理论。混乱中,林晓的手臂被划伤,鲜血直流。

此事过后,林晓深知仅靠父母摆摊难以支撑家庭。她开始四处寻找兼职工作,最终在一家书店找到了工作。放学后,她便匆匆赶到书店,整理书籍,打扫卫生。书店老板是一位和蔼的中年人,他发现林晓对文学的热爱,时常鼓励她多读书、多写作。

在书店工作的日子里,林晓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她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她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小说,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未来的憧憬融入其中。渐渐地,她的作品开始在一些杂志上发表,获得了一定的稿费。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晓考上了大学。在大学里,她主修文学专业,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而棉纺厂家属院也迎来了改造,筒子楼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尽管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林晓始终没有忘记那段充满艰辛与奋斗的岁月。

多年后,林晓成为了一名知名作家。她的作品以真实的生活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每当回忆起90年代的经历,林晓都会感慨万千。那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也是她梦想起航的地方。那些在烟火旧时光中经历的挫折与磨难,都成为了她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她心中,那段岁月不仅是个人的成长史,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见证了无数普通人在困境中不屈不挠、追逐梦想的勇气和决心。

最新小说: 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 毁灭者 龙与皇冠:法兰 柠檬味的旧时光 茉莉与清晨 神秘老公,深夜来 四合院:战神归来,全院乖宝宝 说好演反派,你怎么假戏真做了? 上古卷轴:桥 东北第一阴堂:我供奉的竟全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