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现代都市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二百四十五章 会亲家

第二百四十五章 会亲家(2 / 2)

这位大舅哥可是最不好惹的,比未来老丈人、丈母娘还吓人。

“等着!”

李天明说完就走了,没一会儿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包点心。

“没瞧出来,你爸妈都饿着呢!”

老两口子刚才见李天明发火,还不知道是咋回事,看着递到面前的点心,连忙推辞。

“不用,不用,我们不饿,不饿!”

孙父说话带着很浓的南方口音。

“马上就是一家人了,叔,您老就别客气了!”

说着把点心塞到了孙父的手里。

要不是时间不赶趟,说什么也得请老两口去国营饭店吃一顿再出发。

“上车!”

拖拉机虽然没有公交车快,可能省几毛票钱为啥不省。

过日子就是该花的花,不该花的坚决不花。

扶着孙父孙母上了车,李天明把拖拉机打着火。

“走了!”

一路回到李家台子,正好赶上电风扇厂下班。

“大莲,你咋……”

天生的话还没等说完,就看到了坐在车斗上的老夫妻。

“这是……”

“长宁的爸妈!”

天生闻言,连忙打招呼,又让张秀芝赶紧回去送信。

亲家第一次登门,家里不能一点儿准备都没有。

得着消息的李学工和石淑玲,赶紧忙活起来,会亲家这顿饭可不能马虎了。

打发天洪去苇海抓鱼,又让二兰子去找宋晓雨要了一条腊肉,石淑玲去自留地挑了些新鲜的蔬菜。

方艳梅闻讯也过来帮忙,一家人正忙活着,拖拉机已经到了家门口。

这一路过来,孙父孙母也在仔细的观察着未来儿媳妇的家到底啥样。

又宽又平的水泥板路,还有好多正在盖新房的人家。

和他们宁波的乡下比,李家台子简直不像农村。

尤其是,村口那个又高又大的房子,听李天明说,那是村里的集体企业。

现在北方的政策已经这么宽松了吗?

在他们那里,别说村办集体企业,就算是多种一亩菜,都要被当成Zb主义尾巴给割了。

等到了家门口,看着砖石的院墙,还有那三间大瓦房,孙父孙母的心里也渐渐活泛起来。

未来儿媳妇家里日子过得好,将来孙长宁的负担也能小一些。

“亲家,大老远的过来,长宁也没和我们打个招呼,快请进,请进!”

石淑玲也不是第一次会亲家了,不至于像当初和张秀芝父母见面的时候那么紧张。

“哦!好,好!”

孙父孙母看上去倒是有点儿紧张,被众人簇拥着进了屋。

看着屋里的陈设,顿时更加惊讶了。

他们在城里也有亲戚,可就是宁波市里的亲戚家,也没有这么阔气啊!

电风扇、收音机,柜子明显是新打的,墙上刷着大白,地上铺着青砖,每扇窗户都镶着玻璃。

这家人不会是地主吧?

李学工夫妇在屋里陪着孙父孙母说话,方艳梅带着宋晓雨和二兰子等人在堂屋做饭。

“大莲,你们咋跟着天明一道回来的?”

李天明去村支部交账了。

“等车的时候,正好遇上我哥了。”

方艳梅朝里屋看了一眼,压低了声音道:“长宁爸妈对你态度咋样?”

虽说孙长宁家也是农村的,可毕竟是大学生,将来又是干部,无论咋说,大莲都算是高攀了。

大莲耷拉着脑袋,羞红了脸:“挺……挺好的!”

方艳梅见状笑道:“还不好意思了,不是你自己找婆家的时候了?”

“四婶儿!”

大莲慌得朝屋里看去,生怕这话被孙长宁的父母听见。

“你啊!大气点儿,咱家条件也不比他们家的差,你现在要是没了底气,往后日子咋过?”

大莲显然不懂这些,可又觉得方艳梅说得有道理。

“我……慢慢改!”

呵!

方艳梅笑了,指望这个侄女把性子改了,还不如多陪送些嫁妆呢。

想到大莲都要出嫁了,方艳梅的心里还挺不是滋味儿的,她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闺女。

“四婶儿,锅糊了!”

最新小说: 重生65,从钓鱼佬开始梁肉满仓 年代:我在1958吃上了低保 我离开后,绝色前妻后悔到崩溃 今日放晴 我给高祖当儿媳 小时候救的校花,长大后她倒追我 让你摆地摊,没让你城管局门口摆 刚成公务员,你就开始青云直上? 小兕子在现代,小囊君额要大灰机 转职八臂恶哪吒,校花嘲讽小屁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