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畏威而不怀德
马齐从张家口回京后,第一时间就来见胤禑。
“愉王爷,俄国特使伊兹麦伊洛夫提出,我大清和罗刹国尽快恢复贸易关系,该国商人的车辆粮秣可以自费;请求准许在京城建立东正教堂;请求准许罗刹商人进入我大清的内河及沿海口岸,进行不限人数的自由贸易,且所购商品免税;希望我大清成立商事法庭处理两国商人纠纷;在京城设立罗刹国的总领事馆,于各省派领事或事务官……”
马齐了足足一刻钟的工夫,才把罗刹人的要求,完整的说清楚了。
胤禑瞥了眼马齐,心想,这个老家伙只怕是又收了罗刹人的很多好处吧
以胤禑对康熙的了解,康熙肯定不可能允许洋人进入内河的码头经商。
在大清朝,不管是粤海关,还是江苏海关或浙江海关,都只允许洋人在规定的沿海口岸进行贸易,绝对禁止进入黄河或长江。
实际上,以胤禑的见识,除了东正教堂之外,别的都可以在对等开放的基础上,进行互利互惠的贸易。
当年的中英南京条约,道光帝被迫开放了五口通商,结果是,其中的四个口岸,变成了超级商业大埠。
作为主持谈判的朝廷代表,胤禑自然不可能马上表态,他不动声色的问马齐:“马中堂,罗刹人居然敢提这么多要求,胃口也太大了吧”
马齐拱了拱手,说:“不瞒愉王您说,罗刹人可以漫天要价,咱们也可以就地还钱嘛!”
胤禑听了这话后,心里一片透亮,马齐必是又收了罗刹人不小的好处。
罗刹人故意把条件抬得很高,即使胤禑砍了一半的要求,罗刹人还是大赚。
类似的套路,胤禑为了申请上边的拨款,几乎天天都玩。
别人也许不清楚,胤禑却心里门儿清,罗刹人的商品,由于技术极其落后,在欧洲几乎没有市场。
以大清的落后统计手段,不可能有全国的确切人口数字。
但是,据胤禑掌握的材料,初步估算,大清应该有近两亿人口。
大清的官绅和商人,及其家属,再怎么着,也有五百万人,拥有较大的消费力。
所以说,不管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或者是罗刹人,都对大清的消费市场,垂涎三尺。
更何况,大清还拥有三件国际贸易的顺差神器:丝绸、瓷器和茶叶。
不夸张的说,洋商只要有这三样硬通货,在欧洲根本不愁买家。
“既然是罗刹人有求于我大清,何必急着谈判呢”胤禑原本就打算拖一拖,看看罗刹人的反应,再做打算。
马齐犹豫了一下,想劝胤禑,却又担心引起了胤禑的疑心,他的话都到了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胤禑明明看见了马齐欲言又止的窘相,却故作不知的样子。
如今的罗刹人,翅膀还没硬,远不是击败了拿皇之后的欧洲宪兵。
以胤禑的身份,晾着他们,也是白晾了,难道罗刹人还敢公开抱怨不成
这么一来,罗刹国的特使,就被搁在了张家口,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