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 现代都市 > 我不是袁术 > 第326章 我到并州来

第326章 我到并州来(1 / 2)

第326章我到并州来

或许是因为这三瓶葡萄酒的缘故,董卓没有藏私,基本上把袁树想知道的事情都告诉他了。

关于并州军务、边防、边军数量、装备、战斗力、防御设施等等,还有长城的驻防状况之类的,全都告诉了袁树。

董卓的记忆力似乎很不错,没有带纸笔,但是所有的数字信手拈来,应该是全部记在了脑袋里,脱口而出,并无半点生涩,显得不像是个将军,倒像是个合格的参谋。

交谈到最后,董卓也是连连感叹。

“本来被任命为并州刺史,卓还是很高兴的,但是到任之后才发现,这十余年来并州无法抵抗鲜卑人的寇边,实在是事出有因,有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想改变现状,非要下狠手,可地方败坏的成因又牵连太多,卓知道袁使君此去并州是想要整顿边防的,也期待袁使君能够成功,只是卓能力有限,实在是办不成此事。”

袁树听了董卓的分析之后,也是深深感觉到问题的艰难,知道在凉州屡屡打胜仗的董卓为何在并州无法施展拳脚、一事无成。

主要还是这些地方官员太不当人了。

边地苦寒,而且危险,很多官员本身并不愿意在这些地方做官,能来并州做官的人要么就是凉州人、幽州人,要么就是在政治生活中不如意的中原官僚。

这些人本身没有很高的才能,也没有治理地方、造福一方的热情和责任感,因为物质生活的不足和战争带来的危险,他们来了就想走,根本不想长久居留,没有任何做出政绩的想法。

所以他们在任期间做的最多的事情不是整顿边防、防备鲜卑人南下寇边,而是鱼肉百姓、搜刮钱财,然后用搜刮所得贿赂朝廷高官,换得更换职位的机会。

尤其是前些年朝中政治黑暗,宦官秉政,金钱政治横行,于是这些边郡就倒了霉。

每到一任太守,所想着的根本就不是恪尽职守,而是赶快捞钱,赶快买官,赶快离开。

这三个赶快的方针之下,这些边郡是给折腾的要多惨有多惨,百姓流离失所,连不少家境原本还算是殷实的人家都为此破家灭门。

本身边郡就没有很强的地方势力,官职也都可以让外地人来担任,基本上任由朝廷官员和官府力量搓扁搓圆,无力反抗,就更是被糟践的一塌糊涂。

有些郡还算运气好,偶尔能出现一两个有点责任心的官员,稍微做点事情,整顿一下边防,训练一下军队。

有些郡就真的是倒了血霉,连着好几任太守都是混子,都是来混资历、捞钱的,根本不想做事,一旦遇到危险,自己跑的比谁都快,或者干脆缩在城池里当缩头乌龟,任由敌人肆虐。

可想而知,这些边郡到底过的是什么日子。

董卓一开始也有身为边郡人的同理心,想做点什么,想获得一些功绩,然而他只是并州刺史,不是州牧,和这些郡太守没有直接隶属关系,郡太守们压根儿不怎么理会他。

就算他背靠袁隗,也只能换来和颜悦色,落到实处时,还是以阳奉阴违居多。

他想要率领各郡太守的兵马与鲜卑人大战,各郡太守立刻哭穷,说兵力匮乏、兵微将寡,各种搪塞、推脱,或者干脆称病。

一系列的推诿扯皮弄得他也是有心无力,干脆就躺平了,啥也不管了。

这个局面,就算是把袁树放在董卓的位置上,估计也是步履艰难,办不成什么事情,也就是袁树现在势力强大,才有底气说要整顿一下边防。

好在并州作为边地,军事基础还是在的,当年光武帝刘秀征讨中原,幽州突骑和并州狼骑一样,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这个好传统至今没有消失,并州多地还是有很多精悍善战的骑兵的。

既然如此,袁树就不担心在本地招募不到士兵。

至于那些只想用边郡太守身份做垫脚石或者at的,袁树会用州牧的身份和职权告诉他们——老子的东西,你们一分都别想拿走!

与董卓分别之后,袁树继续前进,准备通过上党郡进抵太原郡。

因为袁树的官职是并州牧,而不是一般的并州刺史,是整个并州所有官员的顶头上司,且手握军政全权,所以并州各地的官员对于袁树的抵达都是十分小心谨慎的。

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就算是在各郡国中堪比国君的郡太守们面对州牧的时候也要小心翼翼,以免一言不合被州牧治罪,那可就完犊子了。

最新小说: 身为仙帝!我去749局挣家业 恶婆婆穿成小奶团,撸起袖子揍全家 医妃和离高嫁,王爷后悔莫及 都市红尘仙!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赛博修真十万年 东莞日记:嫂子比我大三岁 得癌后总裁妻子为白月光逼我离婚 都市神医,开局扇醒拜金女 神眼鉴宝,暴富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