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车从协和出发,到莫斯科餐厅大概有十三公里的样子,方言他们用了二十多分钟。
等到的时候,中侨办廖主任和卫生部的副部长,还有中医研究所的赵锡武副院长都已经到了。
方言和老胡带着米洛什上去和他们打了招呼,然后廖主任他们对着方言和老胡说道:
“里面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他们大使馆的人到了。”
这个就是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区别了,对方有钱想要买东西,但是他们也知道这边更想卖东西,所以才会晚点过来。
从这点小细节就能明白,人家也是门清的。
接下来早就订好底线价格老胡,因为米洛什的关系,又去给廖主任他们说了今天的策略,方言和米洛什在一旁没有去讨论。
这个价格的事儿他们今天讨论了一天时间,方言没有参与。
所以这会儿也就让他们自己聊了。
老胡是商业老手了,很快就制定好了策略,回来给方言比了三的手势,做了个口型。
方言看出来了是上调百分之三十的价格。
这里面的利润当然还要给一部分出去,就当做是回扣了,规矩方言还是懂的。
没要多久时间,两辆Zastava1100开了过来,其实方言不认识这种车,是听到老胡说的。
这玩意儿如果翻译成中文名字,已经叫扎斯塔瓦1100。
源于意大利菲亚特128,是这时南斯拉夫较为常见的车型。
老胡猜测,这大概是他们国家运过来的车。
接下来,其中前车下来的是安保人员,后车下来的是今天谈事儿的人。
他们一下车,众人就都走了上去,廖主任好像和来人认识,很快就拥抱在了一起,然后两人就聊了起来。
在一旁的方言开始的对着男人快速的打量起来。
这是一个大概四十多岁,一头灰白色短发梳成背头,方脸,深眼窝,灰蓝色瞳孔让他眼神看起来锐利如鹰。这人穿着皮鞋,身高大概一米七八的样子,肩宽背厚,穿着深灰色三件套西装,胸袋插镀金钢笔,右手戴婚戒,左手腕有个伤疤。
方言发现他手活动有些受限。
米洛什在方言背后,压低声对着方言说道:
“这位是我们的商务参赞,伊万.科瓦奇,今年48岁,出身贝尔格莱德军事世家,毕业于萨格勒布大学国际经贸专业精通五国语言,参与过埃及大坝、希腊港口等跨国项目谈判,现主管医疗设备及药材进口事务。”
“之前进口的事儿就是他和卫生事务专员批的。”
果然是收了礼就给办事的好兄弟,一旁的老胡听到后露出个赞许的神情,这礼物给的值得啊,光是这一见面就给了这么多情报出来了。
方言看了一眼伊万.科瓦奇身后的好几个人,问道:
“卫生事务专员?谁是?”
米洛什压低声:
“在他后面的那个女人就是。”
方言看向伊万背后的女人,那是一个大概三十出头的女子。
浅金色齐耳短发,冰绿色瞳孔,肤色冷白,颧骨轮廓分明,身高一米七出头,穿米白色职业套装,隔着这么远还能闻到一股薰衣草香水的味道,应该是从她身上传来的,此外她脖子上还挂着东正教银十字架项链,看来是个教徒。
米洛什压低声对着方言说道:
“她叫娜塔莉亚.马尔科维奇,今年37岁,她是萨拉热窝大学医学博士,专攻药物毒理学,曾参与疫苗标准制定,父亲为黑山知名草药商,自幼接触传统医学,能辨识200余种巴尔干草药,现任负责审核中药药理研究,我每周都要向她汇报学习进度。”
方言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老胡这会儿心里也有数了。
等到前面的廖主任和伊万聊完后,接着就是在场其他人和伊万握手了。
米洛什这时候也顺势就站回到了自己的队伍里。
“这位就是给我们提供技术秘方的方言方主任,他目前在我们的中医大学深造,同时也是兼任协和医院中医科的主任一职,负责给众多的侨商看病,目前依旧保持着百分百的治愈率……”廖主任对着伊万介绍起了方言。
伊万听到后来到方言面前,对着他笑着说道:
“哈哈,我知道,他就是那个被美国人称为‘医学界的斯普特尼克危机!’的男人!”
“没错。”廖主任点点头。
方言和伊万握了握手,然后说道:
“伊万参赞很高兴见到您。”
伊万点点头,然后说道:
“我也很高兴,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方主任能帮我解决下老毛病。”
他这话来的很直接,方言微微一怔,然后才问道:
“您说的是手?”
伊万抬起手腕展示他的伤口,说道:
“是的,这是我当兵留下的老伤,你的眼神可真好。”
方言也没拒绝他的要求,说道:
“那待会儿我们谈完正事,我就给你瞧瞧。”
那个伤口看起来应该是某种利器切开后的伤口。
应该是恢复后有些后遗症,方言基本上都能猜到了,这些有秘方膏药其实就能解决。
“那可太好了。”伊万听到方言的话,还是相当高兴的。
要知道方言现在的名声在外,能够被他接诊,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相当是能够治愈了。
毕竟是百分百治愈率嘛。
这时候伊万可不希望自己是那个意外。
“这位是侨商胡道虎先生,他是南洋商人这次是回国治病,顺便做投资的,现在他是我们的合伙人,也是主要出资者。”接下来又介绍了老胡。
老胡走上前和伊万笑着握了握手:
“参赞先生很高兴认识您。”
伊万不愧是商务参赞,他知道今天价格很大概率就是胡道虎说了算了,开门见山的说道:
“胡先生你好,待会儿希望你给我们一个合适的价格。”
胡道虎笑着点点头:
“这个自然,我们是带着很大诚意来的。”
接下来,众人进入莫斯科餐厅的包间里。
然后众人就被人员安排起了位置。
这种国际场合的位置也是相当有讲究的。
主方中方最高领导廖主任坐主位,正对门或位于长桌中央。
客方南斯拉夫核心人物伊万参赞坐主位右侧,体现外交对等原则。
其他人员按职务高低分列两侧,卫生部副部长,赵锡武副院长、老胡,方言分坐廖主任左侧。
对方的娜塔莉亚专员坐伊万右侧。
翻译人员紧邻主宾斜后方,便于低声传译,他们是负责在不能理解词汇上做翻译,毕竟一些专业名词这类的很可能伊万没办法理解。
秘书和记录员位于末席,靠近门口以便服务进出。
米洛什坐在娜塔莉亚的侧面,看的出来他还是相当有地位的。
这边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各种精致的菜品。
莫斯科餐厅以俄式西餐为主,同时也会融合一些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特色菜品。
南斯拉夫与俄罗斯在地理位置上较为相近,饮食文化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就比如,南斯拉夫和俄罗斯都有食用肉类、面包、奶制品的习惯,在烹饪手法上也有相似之处,如都擅长烤肉、炖菜等。
莫斯科餐厅这次为了满足需求,在菜品上提供具有南斯拉夫特色和类似口味的菜品,像是烤肉、炖肉菜肴,以及特色面包等。
还有一款南斯拉夫传统的rakija果酒。
很显然这些都是上级领导下了功夫才搞到的。
按俄式西餐标准,左叉右刀,汤匙横置于餐盘前,甜品叉勺水平摆于上方,高脚杯按使用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水杯、白酒杯、红酒杯。
果酒rakija则用郁金香形小杯单独摆放。
廖主任先致辞,简单的说了下今天这场晚宴的主题。
主题就是谈生意说合作的事儿,强调合作愿景。
接着举起白酒杯,邀请全体人员共饮。
喝完后,南斯拉夫那边的伊万又端起红酒杯回敬,称赞中方这边的效率和专业,同时还提及了米洛什的学习成果。
接着喝完后,晚饭就正式开始了。
当然了,这顿饭就不是吃饭的。
廖主任放下酒杯后,立马就开始引导起了话题,先是强调中医药国际化,然后就是中南友好关系。
伊万也开始说起了场面话,说起了和廖主任是多年前认识的故事,还有中南友好的事儿。
方言有种在看新闻联播的即视感。
接着才进入正题,就是价格的事情了,这次一共9个种类的成品中药产品,老胡作为这次的报价人,开始拿着单子报价。
这边工作人员一边听着老胡报价,一边手写记录下来。
听到老胡报价结束后,伊万和娜塔莉亚开始低声讨论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伊万认为这个价格有些贵,想要把价格压下来。
“我们可以捆绑“中医大师远程会诊“增值服务。”
“华夏中医研究院,可以给你们提供支持,并且我们也知道你们在研究中药药理,这点我们有充分的数据,只要交易达成,同样可以和你们共享。”
“另外这是1975年我们国内同类药材成交价曲线图,红色箭头标注的地方是因人工炮制成本上升,导致的涨幅,这在三年前就已经涨了……”
“……其实东欧那边还有几个国家也在接触我们同类的产品,如果你们不想要的话,他们进口我们的产品说不定就会转手销往你们国内,到时候价格就更高了……”
方言发现这边谈判是真的有意思,价格博弈虚实结合,方言甚至都不知道他们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从他们准备的那些东西来看,好像是真的有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的,而且不光是老胡,就连廖主任,卫生部副部长,还有赵锡武副院长,他们都是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
最终在一套组合拳下来后,伊万再次和他身后的娜塔莉亚小声的商量了起来。
然后米洛什也加入了他们的聊天中。
他也没说几句话,然后本来有些纠结的伊万好像一下就想通了。
对着这边就说道:
“那就按照你们的价格来吧,这毕竟是我们第一次合作,希望有个好的开头。”
听到他这话,中方这边的几个人都微微一怔,本来还有好多准备的招数都还没用呢,现在伊万直接就答应了。
他们的目光投向米洛什,都知道肯定是米洛什刚才说的话生效了。
虽然不知道他说的什么,但是有他帮忙,确实把这百分之三十的提价一次性就拿下来了。
接下来众人拿起那杯南斯拉夫rakija果酒,说着“友谊长存”然后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