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不上许多,郑康跟着陶之夭和韩雅向机场广场走去。步行十分钟左右,来到停车场,郑康和韩雅坐入后排,车子慢慢驶离机场,向南而去。
傍晚时分,路灯照得公路亮堂堂,两边的高楼很多,但没有杭城多,稍微比温城多一些。
但是,一路上有各种各样的古朴建筑,要么是故居、博物馆,要么是德胜门、鼓楼。
无处不彰显着帝都古老、庄严、肃穆的气息和底蕴。
车子经过积水潭骨科医院,一路继续向南,穿过地安门,过长安大街,来到名为东交民巷的地方。
“东交民巷,这是什么地方?”郑康笑着问道。
觉得东交民巷四个字很熟悉,可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尤其是车子缓慢经过一处教堂,写着西什库。
韩雅第一次踏入帝都,早已张着嘴巴,久久不能闭合。
似乎也跟郑康一样,觉得东交民巷很耳熟。
“呵呵,在大清国开始,这一片地区划分出来,作为西方列强使馆界。大不列颠、法兰西、奥斯曼土耳其、美利坚、恶罗刹、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使馆都在这里。可以说,一条东交民巷使馆街,就是半部华国苦难史。”陶之夭笑着说道。
“啊,我想起来了,五四爱国运动的起点就是东交民巷,大闹德意志和日本使馆,然后一路向东,火烧赵家楼!”韩雅恍然大悟般的惊叫道。
陶之夭点点头,“没错。再往前一点,就是陶家大院。”
车子在幽深巷子里往西,然后向南,几分钟之后,车子停在一栋围着砖墙的超级大院落门口。
“到了!”
郑康没有抬头,看到车旁树立一块白色匾额,写着楷体字“陶家大院”。
字虽然不大,但是明眼人一看便能知晓陶家强势。
能在寸土寸金的东交民巷里面开辟出如此大的一座宅院,要说没有庞大的势力撑持坐镇,任谁都不会相信。
韩雅透过一米五左右高的低矮伸缩自动门看进院子里,是一条鹅卵石路径。
一直延伸到树林里面,而里面分开好几条小路径,往两边延伸。
参天古樟树、落叶柳絮、高垂银杏、秋梧桐,将院落里边的两层矮房子掩盖。
若隐若现的屋角和墙体,让人感到一阵神秘。
韩雅不自然的靠拢郑康,问道:“为何在这种贵不可言的地段,会是一层和两层矮房子?难道造十层楼高的大厦不好吗?真浪费土地啊。”
郑康亦有同问,“雅儿的问题,也是我想问的。夭夭,难道不让拆迁老房子?树林后的老房子该不会是古董遗迹吧?”
“呵呵,瞧你们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多可爱。”陶之夭按下门禁,伸缩门缓缓打开。
“皇城根,天子脚下,任何建筑都不得比天安门楼高。这是不成文的规定,从元朝建都开始,便沿袭下来。明代,清代,北洋政府,皆为沿袭。现在,也是如此。”陶之夭侃侃而谈。
不一会儿,从树林里走出一男一女,向陶之夭弯腰行礼,“小姐。”
“嗯,这是郑公子和韩小姐,跟我一同住在‘坤宁阁’,你们把行李安排好。”
“是,小姐!”
郑康只好把手中的拉杆箱交付给男仆,女仆从韩雅手中接过背包,先行一步而去。
陶之夭笑了笑,“先去坤宁阁洗把脸,一会吃晚饭。爸妈、叔婶,也都想看看你!”
“啊……”郑康心头一惊,这是要同陶之夭父母一同吃饭,未来的岳父岳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