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京师戒严,前后的经过和具体的情形都是由王发祥所率的在京城的军情分司人员详细记录,并且成功的送出了情报出去。
在抄报给张瀚的同时,张瀚一看情报汇总就是大笑起来,当时对杨秋道:“你们军情司真的出人材了。王发祥这人,以后可以专任一方,他有这个本事。”
杨秋对此当然感觉得意,军情司出人才,他这个主官也是大有功劳……
不过将王发祥调出任职,现在杨秋是万万舍不得的。
由于张瀚在新平堡,对张瀚的保护工作是重中之重,军情司最少有七成力量用在现在的大同,对草原和辽东的监视都放松了许多。京师也要要紧地方,留守人员也抽调了不少出来,这一次出色的情报工作,也是由于王发祥个人的能力出众,在蛛丝马迹之中寻得关窍来汇总上报,由是孙敬庭定下轰击关门的决断,可以说这一次军情司京师分司的功劳确实不小,相当的出彩……
张瀚已经亲笔签发命令,给军情分司的所有成员记集体大功一次,王发祥本人录入大功一次,这将来都是能兑换成实利的,也会有勋章可得,京城分司的人想来现在心情都是好的很。
京营驻军的窘迫情形也是由王发祥等人汇报上来,接到消息之后张瀚倒不曾显露出太多幸灾乐祸的情形,只是慨然长叹。
“黄得功和周遇吉那里怎么样,有什么动静没有?”
“他们已经在挑选锋。”
张瀚闻言点一点头,笑道:“那看来是快了。”
黄得功是大同总兵,周遇吉是张家口参将,两人都有直属和负责管辖的兵马,理论上来说黄得功能直接调动的兵马超过要高明,但也高明不到哪去。
不过转念一想,朝廷也是没有办法。
宣张瀚入京,铁定不会去,借口很多,装病最省事,反正朝廷也不能确定其是真病假病。
派校尉来逮拿,那就是说笑了,张瀚不会迂到叫一群锦衣校尉抓到京师的地步。
所以无可奈何之下,又情知张瀚绝不能放回草原,朝廷也只能行此破釜沉舟之计……
当然多半还是崔呈秀和霍维华等人鼓捣出来的主张,魏忠贤这等太监,用的人是小人,行的谋略也是这般鬼鬼祟祟……
-----------
月初了,更两章,拉一下票,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