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刘几与甘正落座,甘正似乎也看到了甘,面色微微一变,随后又扬了扬头,显出一些骄傲之色。www.126shu.com
甘这边,自然冷清许多,三个乡下人,也不认识什么人。一个王府世子,为正事而来,其实也没有什么人认识他。
哪怕是汝南郡王府赵允让,当了一个宗正司正,是最大的实权官职了,管理的也是皇家内部之事。
真正官员,也会主动避免与皇族子弟结交关系,这里面还有一个避嫌的问题,这个避嫌很重要,若是不避嫌,一个不好,说不定会莫名其妙与造反谋反之类的事情牵扯关系。
“嗯,有熟人,同族之人。”甘正答道,显然他的字是端念。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不是一句空话,是现实状态,更可以升到道德规范,管你什么豪富人家,家里若是没有几个真正的读书人,出门连头都抬不起来,也只能在市井之,邻里之间显摆一下了。
因为甘是什么样的人,甘正太熟悉不过。别人可以把两个甘弄错,他可不会。一百多万人口的汴梁城,有两个叫甘的人,太正常不过。
“哦?原道如此,也罢,看那几人还佩了剑,自然不是一路人,那便各走各的路是,百贯一席都花的出去,看来这人本事不小啊。”刘几随意说道。
刘几闻言哈哈一笑:“咱们呐,是做不出这般的事情,若是能学人做出这般阿谀之事,如今怕早已是那些达官贵人的座宾了。”
刘几还安慰一语:“君子当如是也!攀附门槛,终不如靠自己的本事,只待东华门外唱了名,自己是门槛了,还何须攀附他人?”
此时头前的小台子,一个女子慢慢走出,十八九岁,礼节周到,福礼而下,开口说道:“奴家多谢今夜诸位公子抬举,在此一礼,愿诸位公子今夜尽兴。”
“张大家客气了,能听得张大家乐音,三生有幸。”
众人答着话语,甘与二苏转头去看,下打量着这位名震汴梁城的花魁人物,倒也不负盛名。
赵宗汉尴尬一笑:“只闻其名,第一次见得其人。”
“行吧,行吧,你也别来取笑我了,咱们四人今夜一起长一番世面是。”赵宗汉答道。
苏轼熟门熟路:“待得一会儿,这位张大家应该会定下题目开口邀词了。”
“有何不行?”苏轼不在意答道。
甘连连摆手:“你们填你们填,我听曲喝酒行。”
但是樊楼这位张大家这里,自然不是如此,大多数人还真是抱着一曲闻名天下知而来的,樊楼传出去的唱词,往往都会风靡汴梁城,格调如此。风靡了汴梁城,离风靡天下也不远了。
柳永之词名,已经过去二三十年了,柳永也死了好几年了,汴梁城的楼宇里,开场曲目,几乎必是柳永,此时的这位张大家亦然。苏轼不出,如今这大宋朝,无人能与柳永争锋。
倒也不怪,因为这三柄佩剑的不伦不类,也怪不得小厮伺候不周到。苏轼苏辙倒也不在意,甘更不在意。
小厮还一脸苦涩问了一句:“几位官人当真要笔墨吗?”